阿尔巴斯苏木“十个全覆盖”工程
冬季重点工作推进实施方案
按照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的要求和全市“十个全覆盖”工程冬季重点工作推进会议精神,2016年实现农村牧区整体全面覆盖,必须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充分准备,集中精力抓好今年冬季各项基础工作,为明年如期开工建设、全面完成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一、 主要任务
从11月中旬开始到2016年3月中旬,重点开展村情调查摸底、村户规划设计、干部教育培训、组织发动群众、废旧房屋清拆整治、“五堆”集中清理、工程备料招标、验收督查管理等工作。
2015年12月底前,完成“五堆”集中清理、无人居住的破土房和破墙烂院拆除;2015年12月底前,完成村庄基本情况调查摸底、2014年和2015年实施的工程验收管理、干部教育培训、村户规划编制、组织发动群众、与农牧户签订协议工作;2015年11月底前联系材料销售商预定工程材料、2016年1月底前,完成工程备料工作、施工队伍组织等工作;2016年2月中旬,完成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2016年3月15日前,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具备开工条件的地区全面开工建设。
二、具体要求
(一)抓好村情摸底。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下乡驻村干部要进村入户,逐村逐户进行地毯式、全覆盖调查摸底,不丢一村、不落一户,逐一登记造册。
1.所有行政嘎查村、自然村基本情况,重点掌握10户以上较大自然村的数量和名单,2015年已完工的自然村数量和名单,2016年续建、新建的自然村数量和名单。
2.2016年危房改造户数量,包括新建、修缮房屋数量。
3.各嘎查道路连接情况、街巷硬化、通村公路里程及具体施工位置、线路确定。
4.嘎查村道路两侧、房前屋后、公共区域绿化的工程量。
5.所有自然村及农牧户的安全饮水、农网改造、广播电视通讯、标准化卫生室、文化室、便民连锁超市、社会保障和棚圈围栏等需求情况,特别是10户以上自然村农网改造、标准化卫生室、文化室、便民连锁超市等需求情况。
6.嘎查村公共区域内环境整治任务量,包括废弃房屋情况、公共厕所数量、垃圾箱等环卫设施放置、村标设置等情况。
7.“五堆”清理和塌墙烂院、烂土房、烂棚圈的数。
(二)编制村户规划。各嘎查和驻村干部协调配合规划部门,编制完成嘎查和牧户工程建设规划。
1.原址建设的村庄编制整体规划,包括环境整治专项规划。
2.危房改造户鉴定及建设规划,包括房屋面积、结构功能、建筑风格设计等,做到一户一图。
3.院墙砌筑、院落硬化、甬道铺装、棚圈建设的标准、面积等工程量核定及设计等。
4.院落实现柴草畜具功能分区、有序放置的规划设计等。
5.嘎查村周围绿化、村牌设置的数量、标准规范等。
6.规划要突出民族特色、文化品位,体现地域差异,注重生态环境、地域特色,要彰显自身特色,提升整体效果,建设美丽乡村。
(三)加强干部培训。通过讲师宣讲、观摩考察、现场培训等形式,对苏木和嘎查干部进行培训,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
1.“十个全覆盖”工程、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三项重点任务要求,重点是冬季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工作方式。
2.干部进村入户重点工作,包括调查摸底的具体内容、有关政策文件宣讲、与农牧民签订协议的有关要求。
3.先进地区加强“十个全覆盖”工程、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等三项重点工作,特别是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好经验、好做法。
(四)组织发动群众。旗、苏木两级驻村干部和嘎查干部要采取入户宣传、谈心谈话等形式,逐村逐组逐户动员发动群众,与农牧民商定规划,签订协议,引导农牧民自觉自愿投工投劳,积极主动参与“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
1.2015年11月底前,所有嘎查都要组织农牧民召开动员大会。
2.2015年12月底前,所有入户工作全部完成,有关政策宣传到位,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落实到人、不漏一户。
3.2015年12月底前,所有危房改造户房屋改造、院落整修协议全部签定完成,协议要有嘎查支部书记和主任、入户包联干部、农牧户的签字,确保协议规范有序。
4.以嘎查为单位建立各项工程台账,以户为单位建立各类明白卡、户情台帐,拉出任务清单,做到“一嘎查一表、一户一卡”。
(五)全面清拆整治。各嘎查要组织足够工程机械和人员力量,对嘎查范围内的破土房、破墙烂院及破旧设施进行集中拆除,对柴堆、草堆、粪堆、土堆、垃圾堆“五堆”及各类杂物进行全面清理,确保不留死角。
1.无人居住和废弃的破土房、残垣断壁、废弃棚圈、废弃场院等全部拆除。
2.对有人居住的土房进行分类整治,有条件的地区要在征得农牧民意见的基础上,提供周转用房及棚圈设施,对破土房、破棚圈进行拆除,并列入2016年危房改造计划。
3.在院内或院外要建设固定柴草棚集中放置柴草,避免零散堆放。
4.秸秆、饲草要粉碎、打包入棚,避免随便入院、乱堆乱放。
5.粪堆要及时清理,放置在田间地头,避免随意堆放。
6.废弃土堆要推平,需要清运的要清运,保持平整。
7.嘎查内道路两侧隔离带、绿化带及空地的杂物和垃圾全部清除干净,垃圾要统一设置收集点,根据实际每个嘎查或几个嘎查联合建立垃圾填埋场,定期集中清运填埋,避免乱丢乱弃,随意倾倒。
(六)精心备料招标。各嘎查要对接相关部门,根据危房改造、街巷硬化工程任务量,抓紧调运工程材料,落实施工队伍和监理单位。要提前做好工程项目设计和招投标工作,做到手续完备、程序规范、办理及时,确保各项工作在明年春季土地解冻时及时开工、迅速推进。
1. 2015年11月底前联系材料销售商预定工程材料、2016年1月底前完成所有工程材料储备工作。
2.2015年12月底前,完成所有工程项目设计工作,完成所有工程招投标工作。
3.2016年1月底前,完成工程施工队伍、监理单位的确定落实。
4.2016年2月中旬,计划实施的乡村公路和街巷硬化路基工程。
5.工程材料储备、施工队任务落实、招投标工作要由各包嘎查领导牵头负责,统一组织实施,力求降低成本,保证质量。
6.苏木城乡统筹办公室要加强工程备料、施工队伍落实、招投标工作调度,及时掌握情况。
(七)强化验收管理。苏木要对2014年、2015年工程实施以来的嘎查村进行督查验收。各嘎查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规范工程管理。
1.各嘎查要对行政嘎查村、自然村覆盖情况进行自查,列出覆盖清单,苏木将按照100%的比例进行检查验收,上报情况凡与验收结果不一致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各嘎查与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加强对已建成工程的后续管理。嘎查内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由专业部门依照行业管理规范进行,定期检修、维护;嘎查村活动阵地应由嘎查明确专人负责,并组织人员进行日常维护管理,确保各类设施配套和开放使用;公共厕所、路灯等公共设施由嘎查指派专人维护,确保使用正常;小广场、室外戏台等公共场所由嘎查组建保洁清运队伍,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干净整洁;农牧户室内外环境卫生由农牧户自行负责,房前屋后实行“三包”,做到垃圾入筒、院落整洁、户内干净;通村道路和村内巷道由嘎查负责日常维护,发现破损及时修复,确保畅通;路面垃圾、积水、积雪、积冰由嘎查村保洁人员负责及时清除;道路两侧整洁有序,无乱堆乱放,禁止拴养牲畜;村庄内公共绿化由嘎查村委会派专人负责管护,管护人员相对固定,并定期参加业务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管护水平。
3.按照《鄂托克旗“十个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转发<鄂尔多斯市“十个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十个全覆盖”工程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和鄂托克旗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后续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要求,各嘎查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嘎查村后续管理措施,做到每个嘎查村都有一套具体的管理办法、一套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
4.发挥好苏木和嘎查村务监督委员会、群众等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自主监督、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管理机制。
5.由苏木“十个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包扶领导牵头,组织对各嘎查2015年“十个全覆盖”工程、环境整治、村庄绿化工程量以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核查验收。
(八)注重典型示范。全苏木要精心打造一批“十个全覆盖”工程典型示范点,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1.全苏木打造8个“十个全覆盖”典型示范点(分别是巴音乌素嘎查、布隆嘎查、希尼其日嘎嘎查、阿如布拉格嘎查、呼和陶勒盖嘎查、乌兰其日嘎嘎查、新召居民区、查布居民区)。
2.各示范嘎查要抓紧做好示范点的规划设计和前期准备工作,及早谋划,提前动手,重点推进。
3.对集中打造的嘎查,建筑材料要保证质量、体现特色,不大面积使用涂料,嘎查活动阵地门前不搞大规模硬化。
(九)坚持统筹推进。各嘎查要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与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使“十个全覆盖”的实施由“单项推进”向“综合发展”迈进。
1.指导支持嘎查根据立地条件、资源禀赋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做好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培育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依托“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美丽牧村,大力发展农牧家乐、休闲观光等乡村旅游业;通过盘活集体资产,领办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各类基金会等措施,不断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到2015年底,60%以上的嘎查村要有集体经济,并要逐年提高比例、消化空壳村。
2.推进嘎查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一是大力加强嘎查级组织阵地建设,注重资源整合,坚持统一标准、统一功能、统一管理,使所有嘎查村阵地面积均不底于200平米,达到“有旗子、有牌子、有办公设施、有会议室、有阅览室、有三务公开栏”的标准。二是全面建立党员先进性管理档案,抓好民主评议党员、“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532”工作法、“三务”公开、嘎查村干部值班坐班和绩效考核管理等制度的落实。三是建好“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明确职责、疏理问题、逐项整改。四是全面落实嘎查运转经费,干部报酬待遇和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等保障政策,将落实情况纳入实绩考核,对落实不力的嘎查进行严格追责问责。
三、组织保障
(一)明确职责,细化任务。各嘎查要制定本嘎查实施方案,把任务细化落实到村到户,将全部精力用在今冬明春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落实上,实行台账式管理,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列出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人,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倒逼进度,推动工作落实。各驻村组要负责抓好职能范围内“十个全覆盖”工程的组织推动,与业务部门充分对接,全面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各派驻工作推进组要对派驻嘎查村工程建设进度进行实地指导、督促推进。苏木领导班子成员,要牵头负责各自分管领域“十个全覆盖”工程的规划设计审核把关、招投标组织实施等工作,确保工作有效推进。
(二)领导带头,强化包联。严格按照《鄂托克旗委办公室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全旗各级干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职责任务的通知》(鄂旗办发〔2015〕81号)要求,以及鄂托克旗下乡驻村干部工作基本标准和任务要求,全苏木干部全部落实到嘎查、到户,确保每一个嘎查村至少有1名苏木领导负责,每一个农牧户至少有1名干部包联,形成一个嘎查村1名领导、1支队伍、1套机制、1支施工队,合力推进工作格局,确保“十个全覆盖”工程不丢一村、不落一户。
(三)统筹调度,加强考核。苏木“十个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加强统筹调度,通过现场调度、视频调度、分级调度、专项调度、会议调度、观摩调度等多种方式,对“十个全覆盖”工程进行全方位、跟踪式调度,通过调度全面了解各项工作、工程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时梳理汇总,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措施,推进工作有序、深入开展。苏木要把“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情况作为对嘎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权重、加强考核力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四)强化督查,严格问责。要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采取定期督查和随机督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过程督查与结果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情况。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以及违反纪律、推进不力的,该约谈的约谈、该调换的调换、该处分的处分,切实形成正风肃纪鲜明导向,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