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理好“凝心”和“担当”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审计工作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指哪儿打哪儿,打哪儿成哪儿。“指哪儿打哪儿”是要统一思想、听从指挥,也就是“凝心”;“打哪儿成哪儿”则要奋发有为、干出成效,也就是“担当”。这要求我们在听党指挥的同时,努力为党献策,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忠实履职尽责,坚持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通过揭示经济问题、经济责任,反映政治问题、政治责任。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研究立项、谋划实施,及时揭示重大问题、有效预警重大风险、遏制重大损失,积极发挥审计在应对重大挑战、解决重大矛盾中的作用。
二、处理好“尽力”和“量力”的关系。
在推进审计全覆盖中,要找准“尽力”和“量力”之间的平衡点,不能片面强调某个方面,避免工作出现偏差。要把立项当课题研究,兼顾质量和效率,以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人员的深度监督,形成实际的、实质的震慑,形成有效覆盖。在审计工作方案制订和审前调查阶段,就要对审计报告形成的观点、揭示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审计工作方案明确的重点,审计报告都有回应,审计报告揭示的问题,审计工作方案都有预判。
三、处理好“治病”和“防病”的关系。
审计要像体检一样,不仅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审计监督要以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为必由之路,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做到既能“把脉”又会“开方”。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准问题根源,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把问题原原本本揭示出来,并提出高质量的审计建议,围绕由治及防,全面、历史、系统地分析问题和反映情况。要加强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同,变“单科诊疗”为“联合会诊”,形成以审计监督为起点、以案件查办为切入点、以地方主体责任落实为落脚点的贯通协同工作机制,努力做到“如雷贯耳”。
四、处理好“作风”和“作为”的关系。
作风是作为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是作风的体现。审计机关要传承审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从严管理审计队伍,使党和人民赋予的审计权力始终恪守法律边界、在阳光下运行。提高站位、正视问题,决不讳疾忌医,决不护短遮丑,坚决防治“灯下黑”。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以永远在路上的决心和意志,全面从严、一严到底,重点围绕约束用权行为、规范权力行使、严以修身齐家、规范社会交往、管住小事小节等方面,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守护好国家审计“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