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日并,男,蒙古族,1952年10月生,群众,鄂托克旗棋盘井镇艾力社区居民,曾获评2018年“鄂尔多斯好人”、2020年“内蒙古好人”。
与野生岩羊结缘
那是2010年的春天,爱好摄影的阿日并老人到离家十几公里外的黑龙贵山上进行摄影创作,无意间用镜头拍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岩羊。老人欣喜若狂、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从此就和岩羊结下了不解之缘。
送水之路充满艰辛
偶然发现岩羊后,他开始有意识地追踪拍摄岩羊。拍摄的时间长了,阿日并发现母羊在哺乳期奶水并不多,小羊羔总是吃不饱,经过观察和总结,阿日并觉得是因为山里干旱少水,导致母羊奶水少,于是萌生了给岩羊送水的想法。
要送水就要寻找一处适宜岩羊饮水的地方,经过一番搜寻,阿日并在一条山沟里发现一处不是很深的小岩石坑,正适合存水,由此他开始了为岩羊送水的“工作”。刚开始阿日并用扁担挑着二十斤的水桶从山脚下沿着山路步行爬到山顶,山路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块,高低不平,对当时即将年满60周岁的阿日并来说非常困难,每走一百来步,就要坐在地上休息五分钟,然后挑着水桶继续往上爬,从山脚爬到山顶就要耗费半个多小时。
阿日并用扁担挑水上山时,水桶摇晃易碰上岩石,水就会洒出来,遇上大风天气水桶晃得更厉害,洒出的水更多,所以阿日并放弃用水桶送水的方法,改用双手提封口水桶上山。一路上陡崖峭壁、深沟险壑纵横,好几次因为脚下的岩石太滑而摔倒,在身上留下道道疤痕,翻过山沟再将水桶里的水倒入水坑中,每次送水都是大汗淋漓、筋疲力尽。
送水路上想妙招
步行给岩羊送水的日子一直持续到2012年夏天,后来因为阿日并年龄越来越大,体力渐渐跟不上了,步行送水已经难以完成了。为了继续给岩羊送水,他专门买了一辆山地摩托车驮水上山,这期间总共骑坏了两辆车,换过四个油箱。
2012年夏末秋初时,阿日并又想出送水的“新招儿”,就是利用管道送水,把管子从山顶一直延伸到山沟的水坑里,这样一来,每天只需要把水拉到山顶,再利用山顶的管子将水输送到水坑中。这种输送水的方式,不但免去了来回搬运的辛苦,而且避免了向外洒水的风险,冬季管子无法输送水到时候,阿日并就在家里把水冻成冰块,将冰块捣碎后,再送到水坑,供岩羊咬着吃。
无私奉献乐在其中
送完水后,阿日并会藏在离水坑50米处的小石洞里,为岩羊拍摄“写真”,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这时候的阿日并是最幸福、最快乐的,看着岩羊悠闲的喝着自己送来的水,他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些年他用相机记录岩羊的点点滴滴,拍摄岩羊的画册已足足有11本了。阿日并说:“有了这些珍贵的画册,当有一天爬不动山的时候,就坐在家里翻看这些画册,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
自2010年开始至今,阿日并一直默默坚持给鄂托克旗棋盘井镇黑龙贵山上的野生岩羊送水,2900多天风雨无阻的坚持、30000多公里不辞辛苦的行程。在老人的付出和奉献下,山上的岩羊数量从最初的几十只增加到现在的几百只,黑龙贵山逐渐变为岩羊自由自在的乐土。近十年的守护是一段人对自然的自觉醒悟,充满着生命灵性的气息,阐释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下一篇: 木凯淖尔镇种源基地分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