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春播时节,蒙西镇的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万物在春色中次第“耕”新,播种、种植、翻地……一幅春和景明的春耕图在希望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人勤春来早,乡间农事忙。随着天气回暖,蒙西镇碱柜村新型农牧民种养殖园的果蔬大棚里也开始热闹起来,负责人陈小平抓住当下葡萄、油桃管理的最佳时期,忙着剪枝、加温,力争今年丰产丰收。蒙西镇的特色果蔬种植已经有?的历史,多为油桃、葡萄等传统品种。为将这一传统产业变成增收优势,蒙西镇碱柜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构建“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户+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以“牲畜粪便堆积发酵——还田温室大棚——农作物秸秆喂养”的循环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产业,示范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引进火龙果、阳光玫瑰、浙江蓝莓一号等多个优质新品种,一座座日光温棚,不仅将特色瓜果送到了餐桌,也成为了新时代农民的“聚宝盆”。
(新型农牧民种养殖园负责人陈小平进行剪枝)
春耕备耕农时忙,百万农机闹春耕。农民按下生产“快进键”,抢抓农时,翻整土地、除草施肥、育苗播种、抓好田间管理,一亩亩土地翻出新泥,一棵棵希望栽至沃土,一粒粒种子撒入大地……轰隆的机器声与农户们此起彼伏的说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催人奋进的春耕生产“交响乐”。“2022年渠畔村筹集525万元资金,组建农机服务队,又实施了7500亩高标准农田,现在我们种地是又省水、又省肥、又省人工!”渠畔村党支部书记赵星元舒心的说到。
(渠畔村农机服务队开始春耕)
“传经送宝”,打好春耕备耕“技术牌”。组织农技专家,分头深入重点村开展现场指备耕行动,通过“送技术上门”的方式,把服务延伸到田间,把技术送到群众身边。当春耕遇上“倒春寒”,到底该怎么办?农技专家王占亮驱车赶赴现场查看土壤墒情、小麦苗情,为今年的春耕保驾护航。
(蒙西镇农技专家王占亮查看春耕情况)
片片土地正在静静等待酝酿果实,处处尽是农户忙碌的身影。下一步,蒙西镇将继续抓实抓好春耕备耕工作,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邀请更多专家“上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把农业实用技术送到农村生产一线,为农民增收、农业提质增效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