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仁都喜嘎查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桌子山和千里山一带,以鄂尔多斯第一高峰“乌仁都西峰”闻名于世,是“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嘎查属纯牧业嘎查,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丰富,四季分明,资源富集、潜力巨大,拥有78.7万亩得天独厚的天然草场,现存栏5.6万只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是内蒙古白绒山羊(阿尔巴斯型)的中心产区。
党建品牌
乌仁都西山海拔2149米,是阿尔巴斯山脉的主峰,为鄂尔多斯最高峰,被鄂尔多斯蒙古人奉为圣山。党支部凭借着鄂尔多斯第一峰的精神,按照新时代发展思路,致力于打造具有乌仁都西地域特色的“乌仁都西山•第一峰”党建品牌,通过充分释放党建引领效能,推动嘎查农牧民在特色发展之路中坐上致富列车。
“党建+产业”引领“产业兴旺”,做强发展“硬支撑”
近年来,乌仁都喜嘎查在守好壮大叫响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品牌上不断下功夫,通过发放优质山羊绒补贴、“1436”细度化工程和阿白山羊保种工程等方式,按照“政府协调、企业拉动、科技支撑、分步实施”的基本思路,以“党支部+合作社+牧户”的模式,通过打造规模化养殖大户带动全嘎查牧民养殖发展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产业,同时组织成立2支绒山羊专业生产技术服务队,对农牧户养殖阿白山羊进行科学指导,按照细度对羊绒进行划分,实现“优绒优价”,守好天然种源,有力保证了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绒肉品质,有效提升了嘎查牧民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党建+文化”引领“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
嘎查依托党员文化活动室、党员之家、草原书屋等阵地,结合当前党建工作重点,利用闲暇时间和重要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红歌联唱比赛、种公羊大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同时大力协助开展“送戏下乡”、“科技下乡”等活动,支持志愿者深入嘎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创作力和凝聚力,培育文化“软实力”,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党建+生态”引领“生态宜居”,优化宜居“新环境”
嘎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嘎查“两委”班子为代表的一批党员先锋模范,他们干在前、作表率,推动党建引领的“红色力量”转化为生态环境建设的“绿色引擎”,通过厕所革命、河道治理,栽植绿植全面推动嘎查面貌由脏、乱、差向净、齐、美转变。累计完成危房改造99户,建成垃圾池4个,设立垃圾箱52个,新建和改建公厕3座,种植绿化树苗5000余株。今后嘎查“两委”将继续牢固树立“两山”理论,践行生态振兴战略,让生态宜居成为嘎查发展新引擎。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蓝图在道路前方熠熠生辉,乌仁都喜嘎查党支部将进一步统一思想,牢固树立抓党建促发展观念,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的完美结合点,振奋精神、凝聚群众、弘扬正气,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乌仁都喜嘎查落实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