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鸡,为何你不一般?“糖菜、苦菜、苜蓿草,玉米,就这样的环境我就不信我的大红公鸡肉不好!”蒙西镇渠畔村养殖户袁鑫发的一条朋友圈。
在蒙西镇渠畔村,200多只鸡生活在这里,吃饿了吃“营养餐”,渴了饮纯净水,困了溜达地回到“大本营”栖息。
“早晨吃苦菜,中午吃苜蓿、下午吃糖菜,空闲时间溜达,我把鸡的一天安排得明明白白!”这是渠畔村袁鑫为他的鸡安排的“每日行程”,每天严格控制,这样的特色养鸡模式,依托不一样的模式,他走出了一条特色致富路。但是这条路袁鑫失败了2次,这次是养殖员小袁的第三次养殖,“林下养鸡”模式才成功推广。
即使两次失败但从不缺乏从头再来的勇气。黑黑的脸庞,朴实的笑容,袁鑫总给人留下憨厚老实的印象。2015年袁鑫为了进一步发展养殖业,成立亿璇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肉猪养殖。2020年,袁鑫开始了林下肉鸡养殖的探索。
养鸡是很普通的事,但袁鑫认为,要养就要养出特色。他学习“林下养殖”模式,2020年刚开始,袁鑫尝试发酵猪粪产生蛆虫,为鸡补充营养,实现鸡猪循环养殖,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最终以失败告终。他还尝试为鸡打造野生秋千,但还是失败了,前两次损失较大。但是从小不服输的他从头再来,这次,他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全部倾注在肉鸡养殖中,为了一门心思养好鸡,他将多年的肉猪养殖暂停,全身心地照顾他的“宝贝鸡仔”。
(袁鑫为他的鸡打造野生秋千)
“我就不信我的公鸡肉不好!”“我养的鸡,别人吃过一次就不会选择其他人的。”袁鑫充满信心地说道。依托蒙西镇良好的自然环境,袁鑫的家庭农场发展十分顺利。他专门为小鸡们种了绿色糖菜、苦菜、苜蓿草,玉米,确保顿顿都有新鲜“菜品”供应。每天早晨5点,袁鑫都会准时起床到达养殖场地,为小鸡一天的吃食做准备。经过这样的特殊培育后的鸡便具有皮脆薄、骨软细,肉质嫩滑,肥而不腻等特点。
(袁鑫为小鸡准备“一日三餐”)
袁鑫指着果园里穿梭的鸡群热情地介绍。大红公鸡每天满地“溜达”,这些吃菜、玉米长大的红公鸡,其肉脂肪含量低,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袁鑫说:“不仅严格控制吃食,更要严格控制数量,多而不精,今天如果销量好,明天可以适当扩大养殖规模,但不宜过多。”别人的朋友圈都是晒旅行、晒萌娃,袁鑫的朋友圈全是他的“宝贝鸡”。
黝黑的脸庞满是坚毅和不服输,也代表着蒙西镇年轻一代的奋斗与拼搏。现在袁鑫吃菜长大的“宝贝及”已经到出栏的季节
广大农牧民朋友们如有需要请联系养殖户小袁。
下一步,蒙西镇将继续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农场+养殖户”生产经营模式,形成生态循环产业链,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上一篇: 棋盘井镇各社区开展中秋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