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村强民富成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必然要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美、产业旺、集体强、村民富的必经之路。为进一步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深井村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过程中,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助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筑牢乡村振兴发展根基。
明确发展模式,强“保障”促“增收”
深井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支撑,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根据村情实际,探索成立“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牧民(困难户)”的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充分挖掘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热情,与农牧民(建档立卡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以集体增收为目标,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努力实现村里有“收入”、集体有“活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增收渠道,修“内功”强“驱动”
抓住草原畜牧业的天然资源禀赋,依托活畜交易市场产业基地开展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肉羊深加工,形成集科学养殖、卫生屠宰、精细加工、冷链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化产销链条,利用网络、自媒体等“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特色产品。高新泉是深井村深井社的养殖大户,家里养了1600多只羊、80多头牛,立足于风干牛羊肉是鄂尔多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之一,2015年开始,高新泉大规模晾晒风干牛羊肉,销往各个旗区,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盘活资源资产,激“潜力”变“活力”
产业搞得好不好,是乡村能不能实现振兴的关键。深井村立足村情民情,外出考察学习先进地区工作经验,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积极探讨集体经济发展思路,盘活闲置资产,让“沉睡”资产变为增收“活水”。结合深井村拥有旧校舍闲置土地资源和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确定了成立深井村劳保厂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启动实施劳保用品项目,通过引进制作机械,以手套制作为主导物品进行售卖,年生产手套20万双。不断拓宽销售渠道,积极与棋盘井产业园等周边企业达成合作、签订供货合同,年销售额可达23万元。
展望未来,棋盘井镇深井村将坚定不移依托党建引领,继续深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牧民(困难户)”的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模式,拓展劳保厂项目,全面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二产拉动一产”工作,培育集体经济新动能。让农村有更多更好的产业赋能,让老百姓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是棋盘井镇党委政府、深井村党支部的目标和殷殷期盼。问卷还很长,深井村有信心答得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