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鄂托克旗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单位)信息公开目录 > 旗农牧业局

鄂托克旗农牧业局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

索 引 号: 000014349etk041/2014-16513 分  类: 农业、林业、水利 ; 业务工作
发布机构:鄂旗农牧业局 发文日期:2014年11月06日
名  称: 鄂托克旗农牧业局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
文  号: 鄂农牧发〔2014〕108号 主 题 词:

鄂农牧发〔2014〕108号               签发人:白海峰

鄂托克旗农牧业局2014年工作总结

及2015年工作计划

旗人民政府:

一年来,全旗农牧业工作在旗委、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各级农村牧区工作会议、旗委十四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着力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不断完善农牧区基础设施,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2014年全旗农牧业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14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2014年,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75.04万头只,同比增加170533头只,增长10.8%,其中,牛存栏25192头,同比增长3.1%,羊存栏168.01万只,同比增长11.4%,猪存栏40896口,同比下降3.9%。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1.67万亩,其中优质牧草保存面积达到10万亩、占24%,玉米种植面积25.07万亩、占60.2%;青贮玉米种植面积2.5万亩、占6%,马铃薯油葵等经济作物4.1万亩、占9.8%粮食总产量达到1.36亿公斤。水产养殖面积达959公顷,水产品产量达到295吨,产值达到708万元。其中,螺旋藻产量完成1625吨,产值6800多万元。

养殖业生产情况

1、牲畜改良工作。在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保护区、育种核心区、生产区普查鉴定绒山羊60群、12000只,完成基础母羊建档立卡、佩戴耳标工作;全面推进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保护区建设,完成保护区内选育保种核心群200群、绒样采集10200份,涉及815户农牧户,当前正在进行绒纤维细度检测。完成121只绒山羊胚胎移植后代特培育成公羊和143只育成母羊的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巩固新建配种站40个,发放器材15套。完成2013年国家畜牧业良种补贴项目,选调1525只种绒山羊种公羊、发放奶牛冻精1200支、补贴14288头良种肉用基础母牛和1363只肉羊种公羊。已完成350头肉牛种公牛、3000只绒山羊种公羊、750只细毛种公羊、150只肉羊种公羊的普查鉴定工作,淘汰140头肉牛种公牛、600只绒山羊种公羊、280只细毛羊种公羊、50只肉羊种公羊。已完成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保护区申报工作。苏米图苏木新建1处牛中心配种站和4处肉牛冷配站,完成母牛冷配720头。编制了《苏米图肉牛改良工作是实施方案》,邀请自治区改良站专家在苏米图苏木举办了两次肉牛冷配技术培训,60多为农牧民参加。

2、动物疫病防治检疫工作。一是全面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发放各类宣传材料和预防知识3万余份,免疫小畜207.02万头只,设5个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全面加强牲畜运输、动物产品、从疫区调运饲草料等检查和劝返工作。二是春秋动物防疫工作中全旗共计完成Ι、Ο型双价口蹄疫疫苗注射羊367.01万只,完成猪合成肽5.4万头;完成牛三价苗注射6万头,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注射14.4万羽;完成猪瘟苗注射5.4万头:鸡新城疫苗注射14.4万羽:完成猪蓝耳病疫苗注射5.4万头。所有强制免疫病种免疫率和免疫档案发放率均达到了100%。三是进一步加强畜间布病防控工作。2014年布病病例为14名,畜人布病感染率0.87/10万。共检测羊111649只(其中布病病例饲养的牲畜共监测羊2388只、5%全覆盖布病检测羊109621只),牛1221头。流行病学调查6423户、羊1533266只,检出布病阳性羊8只,扑杀率100%,灭点率100%。四是做好普防普治工作,确保口蹄疫、禽流感、狂犬病等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按照“常年免疫、月月补针”的要求,做好易感畜禽的日常免疫工作,提高免疫质量,有效地控制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其它疫病的流行,并且保持重大动物疫情的清净,其它动物疫病平稳的良好态势。

种植业生产情况

为2000户农牧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发放培训资料1500余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5万亩,推广配方肥140吨,采集土样300个;开展膜下滴灌“3414”试验5处;实施玉米高产创建项目1万亩,通过实施良种种植、配方施肥、大小垄密植栽培、专业化统防统治、机播机收、节水灌溉等标准化技术种植,较本地平均亩产增收20%左右;根据测报分析今年病虫发生动态,全年上报病虫害预测周报24期,病虫害预测情报12期,上报统计报表22期;全年农田、蔬菜病虫害发生面积12万亩,防治10万余亩,玉米病虫害总体防治效果达95%左右。全年预测病虫发生期、发生程度、测报正确率达95%以上。

草原建设与保护工作

    1、草原建设规模达73.2万亩新建多年生优质牧草10万亩(其中紫花苜蓿种植0.6063万亩),新建饲用灌木15万亩,新建一年生牧草15万亩。完成草原鼠害防治20万亩,草原虫害防治13.2万亩,灭效均达97%以上。针对农牧民开发优质饲草料基地的意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鄂托克旗草原保护利用建设规划》(2015-2020年)和《鄂托克旗人工草地建设暂行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和规范了改良草场、人工草地等草原建设行为。

2、草原监理工作严格实行在草原上从事开采矿产资源、采土、采石、采砂等活动办理临时作业许可,半年来未办理此项手续;查处了非法采挖行为案件发生2起,非法使用草原案一起,已移送公安部门。办理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手续7起。严厉打击草原违法行为,认真宣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旗人民政府公告》(关于禁垦工作方面),今年发生22起非法开垦草原案件,涉及面积为1039亩,我局已按有关法律规定程序移交检察院3起、公安局8起、森林公安1起,查处5起,剩余5起正在调查处理当中。充分发挥草牧场纠纷仲裁委员会作用,共受理农村牧区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件149起,已立案139起;已开庭审理99起,其中调解成功20起,裁决60起,已终止审理9起,已撤诉申请10起。此外信访接待咨询200多人次。

3、草牧场经营权确权工作。草原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是深化农村牧区改革的一项核心内容,是稳定党在农村牧区基本政策的具体体现。目前,全旗草原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的外业工作已完成60%以上。已完成14个嘎查的数据输入、制图等内业工作。草原确权工作方面,接待咨询300多人次,深入基层调解处理23起。

 4、测定可食草产量工作通过对全旗各类型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农作物秸秆、精饲料、树枝叶进行了全面调查测定。由于今年以来我旗大部分地区雨水低于去年,春秋两季雨水充足,夏季降雨偏少,草群的平均高度在15cm—30cm之间,草群的盖度在35%—55%之间,产量低于去年。据测定,全旗可食草总产量55036.47万公斤,冷季总载畜量148.8万个绵羊单位。

5、禁休牧、草畜平衡工作。一是在广泛征求农牧民的意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向旗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提出建议,已将春季休牧时间缩短至两个月(4月10日至6月10日),重新制定出台了《2014年草畜平衡工作方案》。二是全面加强农牧业执法力度。全面加强宣传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农牧民的懂法、知法和自觉守法意识,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休牧工作期间,成立了5个执法巡查中队和1个督查组,开展拉网式执法巡查,加大了对全旗禁休牧工作督查力度,实行动态巡查,共发现偷牧户371起,查处户550起,督查组2次全旗范围的督查、抽查农牧户322户,发现偷牧户62户,偷牧率达19%。三是完成村级草原管护员续聘工作。按照“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参照去年年底的考核结果重新聘用了394名草管员,其中续聘的316人,新聘的78名。

水产渔业工作

一是禁渔期组织执法人员加强对各水产养殖基地开展执法督促检查,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二是通过签订责任状、不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其实加强渔业船舶和渔业安全生产工作。三是加强水产技术推广,举办渔业科技培训班4期,参训人员120余人。

经营管理工作

一是组织人员对全旗农牧民负担监测户、中小学校收费项目、嘎查村报刊征订、农牧民建房、计划生育、结婚登记、修路、农牧民进城务工、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服务性收费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农牧民负担监管工作。二是抓好嘎查村财务审计及财务公开工作。对乌兰镇乌兰柴达木嘎查、乌兰镇哈马日格太嘎查2009—2012年5月财务进行审计,对嘎查村财务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对木凯淖尔镇乌兰吉林村牧民上访案件调查核实,责令有关责任人限期兑现部分煤炭补贴。三是加强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工作。加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的同时,整理和完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采集,资料备案。指导规范了1家合作社财务账目。为了进一步支持全旗农牧民合作社发展与包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协调,对21家比较规范运作的农牧民合作社进行申报了信贷资金项目。

以农牧业项目为带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110万元,建设生猪标准化养殖场1处、肉羊标准化养殖场3处,共建设标准化猪舍608平方米、标准化羊舍2120平米、输水管道3600平米建设完成200户户用沼气、3处养殖小区、5处服务网点建设完成2013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投资160万元,建设储草棚和暖棚共1万平米。申请国家财政补助270万元,完成2013年自治区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3500亩。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种植业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春耕期间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全旗农资(包括农药、种子、化肥)经营门店26家开展一次拉网式的检查,重点检查了化肥标识、种衣剂质量、禁销禁用高剧毒农药、农药产品标签和农药经营场所、进货渠道以及销售台账等,全面加强了农资市场的监管。抽样检测150份正在上市的小白菜、芹菜、韭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样品。

2、畜产品质量安全及兽药监管工作。积极通过开展“肉及肉制品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对全旗范围内有4家屠宰场、20家肉食品经销店、8家贩运企业开展拉网式的检查,强化了定点屠宰场的检疫手段、肉食品市场的经营管理、大型贮藏场所的监督检查。对全旗范围内有1家兽药生产企业、27家兽药经销店、20家规模畜禽养殖场开展兽药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兽药GSP)实施的监督和执法检查,目前26家兽药经营门店已经达到国家GSP标准,养殖场没有发现违规用药行为。对奶站的饲料使用情况、奶牛饲养管理情况、奶牛挤奶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加强了对2家生鲜乳收购站的监管。

3、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渔业养殖企业和螺旋藻养殖企业的监督监管,整顿了3家没有落实内部检查员制度的渔业企业和10家投入品记录不健全的螺旋藻企业。开展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检查了3家水产养殖“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及35家大型超市和粮油店。

4、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全年共组织触动70余人次,抽样检测了饲料样品23个,对全旗范围内的29家饲料经营门店、20家规模养殖场(大户)进行了饲料质量安全检查,整顿了7家养殖记录不规范的规模养殖场(户)和3家仓储设施简陋的饲料经营门店。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随机抽检测了7个饲料样品和60个牲畜尿样。

惠农惠牧政策落实情况

2014年共发放各类惠农惠牧补贴11759.25万元,农牧民人均2100元,其中农作物种植良种推广补贴面积为31.34万亩补贴金额为313.8万元;畜牧业良种补贴122万元;牧草良种补贴总面积为90.79万亩补贴总额1307.9万元;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补奖总面积3067.95万亩补贴总金额10015.95万元。

农牧业科技推广工作

重点实施基层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投资100万元,全部为中央投资。选出90名专业素质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围绕玉米、牧草、草原畜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及主推技术进行全面、全程指导。确定900名科技示范户。在赛乌素地区,建立玉米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牧草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草原畜牧业示范基地各1处。积极通过“三下乡”、举办农牧民讲座、农牧民田间学校、农牧业科技网络书屋等途径全年共组织各类农牧民培训50多场,培训农牧民5000余人,发放材料15000余份。

二、2015年重点工作

   加强农牧业项目建设

2014年安排鄂托克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投资722.16万元,建设灌溉人工饲草地1万亩草种基地0.3万亩购置拖拉机40台(套)贮草棚0.5万平方米。完成200户户用沼气,3处养殖小区,5处服务网点建设。建设完成在蒙西镇、乌兰镇、木凯淖尔镇建设三个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并投入运行。2015年将全面推动和深化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加强配方肥施用范围推广,计划推广面积15万亩,同时开展膜下滴灌“3414”试验,组织专家技术人员,为农牧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

推进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

继续加大多年生优良牧草、一年生优良牧草、饲用灌木种植面积,加强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重点实施草牧场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草牧场流转工作的规范,要进一步完善草牧场流转合同的备案工作,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办理草牧场流转相关手续。要严格按照农业部《草原征占用的审核批管理办法》的要求,严把草原征占用的审核审批关,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批,对未经批准或骗取批准非法征占用草原的重大案件,坚决依法查处,公开曝光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加大对人为破坏草原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健全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逐步建立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流转服务平台和仲裁机构,全力推进服务平台电子信息化和仲裁庭规范化建设。坚决落实禁休牧和草畜平衡政策,严格兑现草原生态建设奖补政策。

加快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工作

在乌兰乌素嘎查集中打造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大力推进标准化棚圈、划区轮牧、农牧业机械化,打造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基地。继续以玉米高产创建为主,初步确定在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棋盘井镇两镇四个嘎查村中实施基本与2014年部署一致。

以农牧业规模化、信息化为核心,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积极引进新的龙头企业,使农畜产品加工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转变,发展名牌产品,不断增强对农牧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二是支持发展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使企业与农户有效连结,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共同体。鼓励和引导农牧业龙头企业、种养殖能人、技术人员等力量,发挥各自优势,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三是加快水产品养殖结构调整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推广等有效措施,积极引进名特优水产新品种,对已成功引进,养殖技术比较成熟的螺旋藻、罗非鱼等进行规模养殖,以提高水产品的养殖效益;四是利用全旗农牧业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农畜产品信息收集、发布、反馈、咨询服务体系,建立健全sIcG体系完整、手段先进、运行高效的鄂托克旗农牧业@eVqfO8yK&CyCBHn^n0gl JJ)oad9PcY96s9Kr XB4MbUNo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信息传输Hm8PdaWRG1fQFJGse02%0G7GMK&*HfENrW1 F1ntf(j0%TafHR网络化,信息发布媒体化,以及时、准确的市EiUH8IJWI6场信息引导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提高农yxZIp-)%CnzH HoH0s%hs牧业经济运行质量。

全力开展家畜改良及品种资源保护工作

2014年,继续实施绒山羊保种项目,在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保护区、育种核心区、生产区完成10000份羊绒采集及绒纤维细度测定工作。完成新建配种站30个,同时更新配套配种仪器设备。加快发展苏米图肉牛产业发展,完成集中冷配1000头母牛的任务。多方筹集资金全面推进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保护区建设进度,选育保种核心群200群。继续与伊吉汗羊绒制品公司合作,共同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保护区羊绒样品进行细度分析,同时加强种畜禽输入输出的监管,进一步扩大人工授精家畜数量和覆盖面。完成10000份羊绒细度测定工作,结合体型、外貌测定结果,淘汰劣质种羊、选育优质种羊。

以动物疫病预防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为保障,促进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充分发挥旗、苏木(镇)、村(嘎查)三级动物防疫体系作用,构筑强大的疫病防控堡垒。加大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的同时,加强羊痘等普通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治疗,确保无疫或不发生大疫;实行100%强制免疫,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充分发挥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职能作用,有力打击动物卫生、兽药经营市场违法行为,严厉查处违法案件;加大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及免疫效价监测和布病防控监测净化工作,要对全旗所有种畜场、散养种畜、奶牛100%进行布病检测,对所有牛羊养殖户,按牲畜量的5%进行布病检测;改善全旗动物防疫体系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各苏木镇动物防疫监督站的配套设施;抓好普通病防治及驱虫药浴工作,尽量减少病害损失,提高养畜效益;继续实行产地检疫和市场检疫,力争做到不漏检,不错检,严把检疫关,双管齐下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强化兽药 GMP、GSP后续监管,促进市场秩序持续好转。建立兽药生产经营企业诚信信息系统,健全兽药数据库,推进兽药审批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行GSP,对兽药经营企业重新许可发证;对全旗动物饲养、屠宰、加工、经营等场所,推行“过程监督、风险控制、可追溯管理”模式,以此建立“预防性监督、常态化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强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加强农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病虫害测报和防治工作,力争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推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强农畜产品监管监测仪器设备、监管队伍建设,抓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对高毒农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及兽药残留等从生产、加工、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清理整顿、严格管理;继续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推广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建设和完善农畜产品、农牧业投入品、农牧业环境质量、药物残留等综合性监督检测中心,开展肉类、奶食品类、蔬菜瓜果类等农畜产品的无公害检测工作;开展“三品一标”产品认证,争取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围绕畜禽、植保植检、动物防疫、种子、肥料、饲料、兽药、渔业等方面,深化农牧业执法工作,有效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非法征占用草原等违法行为。强化渔政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水产科技推广培训,配备水产品检验、化验设备。进一步健全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制度,防止不合格农业投入品进入市场,为全旗农牧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落实惠农惠牧政策

继续实施好农作物种植良种推广补贴、畜牧业良种补贴、牧草良种补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惠农惠牧政策;提高玉米、油料等农作物和奶牛、母猪等畜种的入保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提高农牧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

经营管理工作

以转移支付监审为主,对嘎查村进行跟踪审计,及时了解税费改革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完善配套改革措施;加大对农牧民来信来访的核实处理工作,积极完成农业部农牧民负担监测点的动态监查和数据报送工作;完成对嘎查村的债权、债务的监控及财务审计工作,防止新的债务产生。

农牧民科技培训

重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以玉米、牧草、草原种植业为主导,加快发展农村牧区科技教育,致富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政策、能经营、会管理、掌握新技术的新型农牧民上下功夫,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为主线,开展新型农牧民培训。通过整合农牧业科技信息资源,健全全旗农牧业信息网及技术咨询服务热线。组织农牧业科技人员、聘请自治区、市农牧业专家,深入嘎查村开展专题培训。通过进村办班、入户指导,播放电视、录像等多种形式,努力推广模式化栽培、大小畜改良配种、模式化养殖、紫花苜蓿种植及产业化生产、动物营养搭配、畜病防治等农牧业适用技术,使科技在农牧业生产中的贡献率逐步提高,促进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提高种养殖业效益。

                              2014年11月6日

鄂托克旗农牧业局                201411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