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单位)信息公开目录 > 旗卫计局
索 引 号: 000014349/2012-11961 | 分 类: 卫生 ; 业务工作 |
发布机构:鄂托克旗卫生局 | 发文日期:2012年04月12日 |
名 称: 关于印发2012年鄂托克旗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的通知 | |
文 号: 鄂卫发(2012)30号 | 主 题 词: |
为了科学、规范地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根据国家《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2011年中央转移支付包虫病项目实施方案》和《鄂托克旗包虫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我旗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治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
二、传染源犬的管理
(一) 犬的管理和驱虫
1、登记管理:各苏木、镇(嘎查)要建立犬驱虫登记卡,对本苏木、镇(嘎查)的所有家(牧)犬应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户主姓名、犬的性别、年龄、毛色、每次驱虫的日期等。
2、犬驱虫:采用吡喹酮(规格:0.2g/片)对所有犬进行药物驱虫。每犬每次1—2片(体重大于15kg的犬每次2片),2012年完成6250只犬驱虫任务。
3、投药频率与方法:每月定期驱虫1次,2012年安排1月至12月共12次。将药物包被在犬能够吞食的饵料中,给犬喂食,确认犬吞服后在犬驱虫登记卡上进行记录。犬服药后要拴养5天。
4、驱虫后的犬粪处理:犬驱虫后5天内,收集犬粪进行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防止棘球绦虫卵污染环境。
5、采取多种措施控制犬的数量,有条件的地区捕杀无主犬。
(二)犬感染情况的调查
1、基线调查: 2012年4—5月份,在乌兰镇、蒙西镇、阿尔巴斯苏木、苏米图苏木采用系统抽样法,根据犬驱虫登记卡,每村抽取20户养犬户,每户取1份犬粪样,共20份,不足20份者在临近嘎查补足。全旗共抽取1500户养犬户,共1500份。
2、犬粪收集的技术要点
2.1 准备:
2.1.1 采粪前准备好采粪管(50ml带螺口盖塑料管,用前应检查管口是否渗漏),防水记号笔,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采粪记录单(本),圆珠笔(铅笔),塑料口袋若干。
2.1.2 采粪前一天,嘎查干部通知牧民栓管好自己的家犬,等待采集。
2.2 采样:
2.2.1 到达牧民家后,一人负责在采粪管上用防水记号笔写下相应编号,将写好的采粪管交给采粪人,然后填写采粪记录单(本),须记录采粪样的苏木名称、嘎查名、采集日期和采样人姓名。
2.2.2 采粪人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拧开采粪管螺口塑料盖,每个样品采集1/3管的份量(尽量采集新鲜成型粪便)。旋紧口盖,将手套翻转过来包住采粪管,用翻出的拇指和食指绑紧手套口。注意:确保一管只装一条犬粪。
2.2.3 将采好的粪样装入一大塑料袋内,袋外注明采粪样的苏木名称、嘎查名、采集日期,于3天内送检,如不能及时检验,应在-20℃冷冻保存,保存时间在3个月以内。送检样品时,将采粪记录单(本)复印件一并附上。原采粪记录单(本)应妥善保管以备查询和检查。
3、 检测方法: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犬粪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以下简称粪抗原),计算粪抗原阳性率。
4、统计指标:粪抗原阳性率=阳性数/检查粪样数×100%。
三、家畜的管理制
(一)牲畜屠宰管理
1. 屠宰场的管理
各苏木、镇(嘎查)要加强对屠宰场所的监督管理,对病变脏器实施无害化处理(高温高压、焚烧或深埋),严禁出售;严禁在屠宰场内养犬,并防止犬进入屠宰场。
2. 家庭和个体屠宰的管理
要教育和引导群众不用未经处理的病变脏器喂犬,可将病变脏器煮沸40分钟后喂犬,也可对病变脏器焚烧或深埋。
(二)家畜感染情况的调查
1、调查方法:各苏木、镇(嘎查)每年在属地屠宰场检查1岁以上的羊数不少于1000只。记录羊的齿龄和所在苏木名。每年所检查屠宰的羊中,各苏木的羊数要基本接近。
2、检查方法:检查每叶肝、肺的表面,触摸脏器实质内有无囊状物或硬结,对发现的囊状物或硬结进行剖检和鉴别,记录棘球蚴囊的数量,计算感染率。
3、统计指标:羊感染率=棘球绦虫感染羊数/检查数×100%。
四、健康教育
(一)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教育手段普及包虫病基本知识和预防技巧,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防治活动,增强保健意识,减少高危行为,提高对包虫病防控措施的依从性,最终实现包虫病控制目标。
(二)健康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
1、宣传要长期化。建立宣传长效机制,集中宣传与长期宣传相结合,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教育农牧民的自我防病意识。
2. 宣教语言通俗化。健康教育的内容应通俗易懂,使群众易于接受和记忆。同时应做好蒙语宣传工作。
3. 宣教媒介多样化。通过电视、广播、包虫病科普录像、小型展览、宣传画、宣传册、病畜包虫病感染脏器标本等,传播包虫病防治知识。
4. 宣传方式多样化。通过教师在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宣讲员在社区举办讲座,组织流动宣传车以及与包虫病病人座谈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结合开展人群包虫病检查、治疗工作和犬的驱虫管理等防治活动,使包虫病防治知识深入每个家庭和个人。
(三)健康教育内容:
1、 普及包虫病五个基本知识点。
1.1 什么是包虫病?
1.2 包虫病在人动物之间是如何传播的?
1.3 狗肠内的小绦虫是从哪里来的?
1.4 包虫病有什么危害?
1.5 怎么预防包虫病?
2、重点人群的教育
2.1 干部:在疾病控制的全过程中他们起着组织和管理的作用。以包虫病基本知识、当地包虫病流行情况与危害、组织防治活动技巧为干部学习的重点。
2.2 牧民、犬主和屠宰人员:此类人群在疾病传播与控制中起重要的作用,自身又是易感人群。教育中突出包虫病与自身健康的直接关系;预防技巧和正确卫生行为。对牧民重点宣传定期给犬喂药驱虫、不用生的病变脏器喂犬、主动接受医务人员的检查和治疗等基本防治知识。对屠宰人员重点宣传不用病变脏器喂狗和对病变脏器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基本防治知识。
2.3 儿童与学生:重点宣传包虫病基本防治知识,养成饭前洗手、不玩狗的良好卫生习惯。通过学生带动家庭,实现“小手拉大手”。
(四)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1、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纳入包虫病防治效果考评。对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考核。
2、教委组织学校及专业防治人员对教材、教学活动及效果定期进行评价和修改。
3、评价指标
3.1 普及率
社区宣教:以开展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的单位和参加人数计算。
学校教育:以实施健教的学校数和接受教育的学生数计算。
普及率=实际接受教育的单位(或人数)/应接受教育的单位(或人数)X 100%。
3.2 认知率:以包虫病五个基本知识点为指标。对四类人群进行抽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对比教育前后人们对包虫病知识增长。
3.3 高危行为改变的观察:
玩犬、犬不栓养、不纳入管理及病变动物脏器喂犬为感染包虫病的高危行为。采用问卷调查,对比和分析人高危行为改变的情况。
五、病人的发现、治疗和儿童感染情况监测
(一) 病人的发现
1、人群包虫病患病率调查:我旗在2012年10月底前,利用农牧区农牧民健康检查、布病筛查或鼠疫防治工作契机,采用B超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棋盘井镇、蒙西镇、阿尔巴斯苏木、公卡汉内3岁以上全部居民包括近几年搬迁到旗所在地居住的农牧民进行包虫病普查,登记、发现和确诊现症病人。我旗完成2813人群查病任务。
2、覆盖率:在开展病人线索调查的基础上,在5年内完成辖区内所有苏木、镇(嘎查)的调查工作,嘎查覆盖率应达到90%,人口覆盖率应达到80%以上。
3、检查方法:根据《包虫病诊断标准》(WS 257-2006)采用B超影像学检查,对疑似者采用血清学方法辅助诊断,计算患病率,各苏木、镇中心卫生院必须将包虫病肝脏B超检查结果填入居民健康档案中。
4、病人的转诊:在各级综合医院就诊的包虫病病人,对手术不能根治或其他部位的囊型包虫病和不宜采取外科手术根治的及手术后病人,应转诊到市疾控中心进行药物治疗。
5、统计指标:患病率= (临床诊断病例数+确诊病例数)/检查人数×100%。
(二)疫情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包括乡村医生和个体医生),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规定,采用网络直报或传染病报告卡对发现的所有确诊、临床诊断和疑似包虫病病例进行报告。
(三)病人治疗
1、病人管理:各苏木应建立病人档案,填写病历及病人诊疗记录,药物治疗开始后半个月必须进行一次复查,并登记用药后的反应情况,此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复查时肝包虫病不必再查X线,肺包虫病不必再做B超检查),评价疗效,并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如因诊断需要可做CT检查。
2、药物治疗:依据《包虫病药物治疗技术方案》阿苯达唑为首选药物,以采用小剂量长疗程或多疗程反复治疗的方法较好。泡型包虫病人应以药物治疗为主。每个病人6—12月为一疗程,根据治疗效果可继续治疗。对于晚期病人疗程可达3~5年,甚至终生维持治疗。
3、适应证: 对于囊型包虫病包括继发性腹腔、胸腔包虫病,多脏器、多发囊或多次手术后复发的包虫病人,早期发现的包虫病人,不宜手术或拒绝手术者均应采取药物治疗;泡型包虫不论手术与否均应进行药物治疗,包括晚期病人,肺、脑转移者;手术前后病人进行2~3个疗程有控制术中原头节移植和防止复发的作用。
4、药品发放:首次发药半个月,确认无中度以上中毒反应后每次发给3个月药量。
5、督导服药:各苏木卫生院对本辖区包虫病病人服药情况每月进行一次随访,市疾控中心对所在地病人服药情况每月进行一次随访,每三个月对所有病人服药情况进行随访并填写随访记录。
6、手术治疗:对符合手术指征并愿意接受手术治疗者,可选择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四)儿童感染情况监测
1、调查对象:2012年调查棋盘井镇所有小学12岁以下的苏木学生1000人。
2、抽样方法:将各小学所有符合条件的学生按年龄段分别排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被检对象。
3、检测方法:采集指尖、耳垂或静脉血样,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棘球蚴抗体。检测方法和试剂应相对固定。
4、统计指标:人群血清学阳性率=阳性人数/检查人数×100%。
六、资料报送
旗疾控中心负责收集、整理和汇总健康教育、包虫病病人检查、治疗及犬驱虫治疗的有关数据,并填写和上报相关月、季和年报表,同时完成工作书面小结上报旗政府、旗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