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农牧发〔2014〕19号 签发人:白海峰
鄂托克旗农牧业局关于上报
《鄂托克旗苏米图肉牛改良工作实施方案》的报告
自治区改良站:
《鄂托克旗苏米图肉牛改良工作实施方案》已拟妥,现随文上报,请审阅。
附件:鄂托克旗苏米图肉牛改良工作实施方案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六日

鄂托克旗农牧业局 2014年2月26日印发
共印5份
附件:
鄂托克旗苏米图肉牛改良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促进苏米图苏木肉牛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牛肉品质和广大肉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提升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现结合苏木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位于鄂托克旗南部,地处毛乌素沙区的北部边缘,海拔1300米左右,面积2822.3平方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为宽阔的滩地和河谷平原,地下水储量大、水资源丰富,可利用草场面积317.6万亩,有井灌饲草料水浇地18625亩。苏木辖10个行政嘎查,18个牧业社,总人口5800人,有大小牲畜13.35万头(只)。
苏米图苏木饲草料资源丰富。苏木现有50万亩柠条、杨柴、花棒、沙柳等沙生植物灌木林,20万亩饲料林。形成了鄂尔多斯市维利斯养殖有限公司饲草料加工厂和鄂托克旗舒力格饲草料加工厂两家规模化的饲草料生产加工企业。今后两个饲草料加工厂灌木颗粒饲料生产能力可达10万吨,年产值2亿元以上。不仅为本地的养殖业提供充足优质的饲草料供应,还能够为其他地区提供优质绿色的牧草。
目前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已有思厚利、舒力格、马什亥等发展肉牛的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家庭牧场和育肥场的肉牛、肉羊,把市场和农牧户联系起来,逐步实行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经营,从而实现农牧民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苏米图苏木现有牛1.8万头,其中基础母牛8000头。牛的存栏量不少,但是牛的品种主要以蒙古牛及其杂交后代为主,肉牛良种化程度低,体格小、生长慢、养殖周期长,肉奶产值低。肉牛的养殖方式以家庭化养殖为主,缺少科学的饲养管理办法,养殖成本高。近几年,养牛的经济效益越来越高,而我区具备肉牛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政策优势,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大力发展我区肉牛产业,提高良种化程度以及肉牛产值,实现肉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农牧民养殖效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科技为手段,以项目为依托,把品种改良作为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整体推进,从而促进肉牛产业的优质、高效、快速发展。
三、建设目标
1、以苏木6000亩牧草基地中心配种站为重点,新建巴嘎额尔和图嘎查、马什亥嘎查、伊连陶勒盖嘎查、斯布扣嘎查5个流动配种点。
2、用四年时间,到2017年实现培育肉牛生态养殖家庭牧场150户,年出栏肉牛7500头,农牧民人均增收5000元。
3、通过发展肉牛产业,将苏米图苏木建成鄂托克旗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牧业科技成果引进、转化、推广的示范基地。
四、技术路线及进度安排
(一)技术路线
1、以日本和牛、安格斯牛(红安格斯)、西门塔尔牛等良种肉牛品种推广为主,免费提供冻精和人工授精等服务,通过冷配加快肉牛的改良进度。
2、实施地区:肉牛改良在苏米图苏木的斯布扣嘎查、额尔和图嘎查、苏米图嘎查、伊连陶勒盖嘎查和开发区进行实施。
(二)工作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3-6月):成立技术领导小组,负责种公牛清群、冷配母牛的选择以及试情公牛的选择。
①种公牛的清群:时间在四月中旬和五月中旬进行,应由领导、技术员和兽医组成的清群小组,逐队逐群进行,除选留的试情公牛外,凡二岁以上的公牛一律去势。
②冷配母牛的选择:要求统一编排耳号,体型较大、膘情适中,发情周期正常,生殖系统无疾患。青年牛16-18月龄以上;成年牛2-6周岁,产后2个月以上。产犊性能和泌乳性能良好,无流产史,冷配母牛要给予清洁的饮水和足够的草料。同时对符合良种补贴条件的能繁母牛进行挂标登记,做好肉牛良种补贴工作。
③试情公牛的选择:每个冷配母牛群都要配备成年(四岁以上)经输精管结扎的公牛或晚骟犍牛做试情公牛,以1:20的比例为宜。
第二阶段(7-10月):完成苏米图苏木斯布扣嘎查、苏米图嘎查和开发区的肉牛及周边地区的牛冷配工作。对冷配母牛进行单独组群放牧、集中饲养。具体技术实施时间严格按照技术方案中时间安排进行实施。
第三阶段(11-12月):对苏木肉牛改良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成立由旗政府分管旗长为组长的鄂托克旗肉牛改良工作领导小组,苏木也要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责任目标和责任人。全面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各项任务和指标分解落实,将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目标进行严格考核。项目实施由旗农牧业局牵头,负责项目投资的争取和统一使用,苏木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综合站要做好技术管理,档案管理工作。
苏木要协调旗畜牧主管部门加强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搞好牛冷配设备物资的供应、技术培训、生产进度的统计和检查验收考核等日常工作,并派技术人员深入各嘎查村进行技术指导,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苏木要负责组织劣质公牛清群、人工授精站建设与维修工作,各嘎查村要协助旗、苏木合理布设人工授精站,做好冷配母牛的组群管理工作。苏木要贯彻“以点带面”肉牛产业开发指导思想,集中人力、物力、项目和资金建设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嘎查(村)、示范户,通过这些示范嘎查(村)、示范户带动本地区肉牛产业的发展。
(二)以奖代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推动肉牛品种改良工作。对新建的肉牛人工授精站经验收合格后,一次性奖励5000元;对当年配种在1000头以上的肉牛人工授精站一次性奖励20000元,配种在600头以上的一次性奖励10000元;新建肉牛人工授精站当年配种200头以上的一次性奖励5000元;对新建的存栏能繁母牛50头以上的肉牛繁殖户一次性奖励5000元;基础母牛饲养量达到50头以上的的牧户列入养牛大户,并优先享受相关政策项目的扶持。
(三)通力协作,形成肉牛产业联动互动机制
旗政府职能部门要承担起指导、监督、协调、服务的职责,充分发挥财政、发改委、农牧、科技、扶贫办、农业开发办、产业办、金融等部门的职能作用,搞好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和衔接,为肉牛产业开发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形成优质肉牛产业重点抓,各个部门合力抓的格局。
(四)加强督查,严格验收
苏木要协调旗业务主管部门,制定检查验收标准,做好督查和年度考核验收工作。年内要进行两次督查和一次验收,第一次工作督查在5月份进行,重点检查苏木组织领导和责任目标是否落实、劣质公牛清群是否彻底、嘎查和大户建设是否落实。第二次工作督查在7月份进行,重点检查牛冷配进度、情期受胎率、畜群管理、冷配站建设、合作组织建设情况。年内验收在12月份进行,对冷配母牛的完成数量、受胎率、嘎查和大户建设进行验收,对于两次督查和一次验收的结果,纳入苏木对各个嘎查年度实绩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