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单位)信息公开目录 > 鄂托克旗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
索 引 号: 000014349/2015-08635 | 分 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 业务工作 |
发布机构:鄂托克旗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 | 发文日期:2015年05月12日 |
名 称: 鄂托克旗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关于所属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及运行情况的报告 | |
文 号: 鄂文广电〔2015〕55号 | 主 题 词: |
旗编办:
根据鄂托克旗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调研全旗事业单位运行情况的通知》(鄂旗机编〔2015〕13号)要求,现将我所属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及运行情况上报如下:
一、所属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机构设置及运行情况
鄂托克旗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是主管全旗文化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根据鄂托克旗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下达鄂托克旗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所属事业单位“五定”方案的通知》(鄂机编发〔2010〕20号)文件,下设鄂托克旗文化馆、鄂托克旗图书馆、鄂托克旗乌兰牧骑、鄂托克旗文物保护管理所、鄂托克旗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鄂托克旗影剧管理中心、鄂托克旗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心(棋盘井广播电视站、蒙西广播电视站)、鄂托克旗旅游事业发展中心等8个事业单位。所属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数为200名(全额拔款168名、自收自支32名),实有人数221名(全额拔款189名、自收自支32名)。各单位具体人员编制和机构设置情况如下:
(一)鄂托克旗文化馆:股级建制,核定人员编制16名,实有列编注册在职人员19人,核定领导指数2名(1正1副),实配领导指数1名(1副),正常运行。
(二)鄂托克旗图书馆:股级建制,核定人员编制17名,实有列编注册在职人员15人,核定领导指数2名(1正1副),实配领导1名(1副),实际运行内设机构8个(借书处、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信息网络机房、综合阅览室、科技资料室、办公室、财务室),正常运行。
(三)鄂托克旗乌兰牧骑:副科级建制,核定人员编制50名,实有列编注册在职人员44名,核定领导指数2名(1正1副),目前乌兰牧骑队长由文化局副局长兼任,正常运行。
(四)鄂托克旗文物保护管理所:股级建制,核定人员编制9名,实有列编注册在职人员11人,核定领导指数2名(1正1副),实配领导指数2名(1正1副),正常运行。
(五)鄂托克旗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副科级建制,核定人员编制13名,实有列编注册在职人员21人,核定领导指数1名(1正科),实配领导指数1名(正科),实际运行1个(文化市场办公室),正常运行。
(六)鄂托克旗影剧管理中心:股级建制,核定人员编制5名,实有列编注册在职人员6名,核定领导指数1名(1正),正常运行。
(七)鄂托克旗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心:正科级建制,下设棋盘井镇广播电视站和蒙西镇广播电视站,核定人员编制数45名,实有人数87人(全额拨款55人,自收自支32人)。核定领导指数4名(1正3副),实配领导指数2名(1正1副)。根据鄂托克旗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旗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心增加内设机构的批复》(鄂旗机编办发〔2014〕28号),设有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转播台、办公室、总编室、蒙语新闻部、汉语新闻部、蒙语专题部、汉语专题部、技术部、微波站、广告部等12个内设机构,正常运行。
(八)鄂托克旗旅游事业发展中心:正科级建制,核定人员编制13名,实有列编注册在职人员18名,核定领导指数3名(1正2副),实配领导指数4名(1正3副),核定内设机构1个,实际运行3个,正常运行。
二、所属事业单位近三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全旗文化工作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积极引领社会思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重点,组织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艺术精品创作、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管理,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努力实现全旗文化工作的新跨越。
(一)鄂托克旗文化馆:鄂托克旗文化馆担负着全旗群众文学创作和戏剧、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曲艺等十大门类的创作辅导及基层苏木镇综合文化站的业务指导、群中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任务,是全旗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文艺创作辅导中心、艺术人才培养中心、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中心。常设对外免费开放项目有排练场所、展览、游艺、阅览、“百姓一家亲”群众免费活动、美术书法摄影长廊等,每年培训人数达2000多人次,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群众文艺创作培训、基层文艺队业务培训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下设馆办文艺队5支,每年下基层演出70多场次,开展消夏广场文化活动15场,2012年以来连续三年开展了群众广场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免费培训推广活动,共计培训学员数千人。2014年推出全新“521”工作模式,将文化艺术和群众喜欢的文体活动深入到了群众的生活,模式深入层次全覆盖。2011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将鄂托克旗确定为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应用试点旗县,文化馆力争完成全旗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建立了档案资料室、数据库、陈列室、文献资料陈列室、普查成果图片展、实物陈列展等。2011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县级一级文化馆”。
(二)鄂托克旗图书馆:鄂托克旗图书馆近年来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立足基层、大力发展数字化、全面实现我旗文化共享的新路。一是加强基层服务网点的建设,拓展图书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在全旗范围内已建立了10个图书分馆、9个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并与全旗75个草原书屋建立的合作关系,服务网点涉及苏木镇、嘎查(村)、社区、学校、机关单位等,在我旗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广泛的图书服务网络。二是以特色为先,加强数字资源的建设。已建立了包括电子图书、地方文献、图片、视频4个资源库的数字资源平台,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平台与图书馆网站的整合,使广大读者的浏览更为便捷。三是不断探索,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已举办了多期摄影展、实用知识讲座、计算机培训、征文比赛等活动,还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季节开展了以关爱老年人、农民工、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特色文化活动;开通了图书馆官方微博平台,加强了与群众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几年的建设,鄂托克旗图书馆已成为了对外宣传和展示鄂托克旗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时也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并多次获得了表彰,在2011和2013年两度被自治区文化厅授予“全区十佳图书馆”称号,政和园社区基层服务点在2012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示范点”,并在2013年的全国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中顺利晋升为“国家一级馆”。
(三)鄂托克旗乌兰牧骑:鄂托克旗乌兰牧骑建队于1959年3月,多年来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全心全意为基层和农牧民群众服务,开展“演出宣传、服务、辅导”四项活动,开拓探索与时俱进求发展的思路,使乌兰牧骑独有的组织形式、服务方向、演出特色、宣传方式和精神品格得到了充分的发扬。近年来,通过加大演出和培养艺术人才,深入农村牧区厂矿企业下乡演出442场。按照乌兰牧骑“一专多能”的要求采取多种方式培养乌兰牧骑队员加强人才培养,现乌兰牧骑队员的平均年龄为29.8岁,其中一级演员3名,二级演员3名,三级演员11名、四级演员25名,大专以上学历70﹪。先后投入450多万元创作编排了《吉祥草原·印象阿尔寨》、《神马之源·圣火之乡》等大型文艺晚会,同时依托这些晚会创作的文艺精品达到1000余个,获国家、自治区和市级各类奖项近100余项。
(四)鄂托克旗文物保护管理所:鄂托克旗文物保护管理所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加强文物安全检查力度,通过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和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有92处,其中国保单位3处(阿尔寨石窟、隋长城、桌子山岩画群),自治区保单位14处(苏里格庙、阿贵塔拉石窟、迪雅阿贵庙、百眼井遗址、木凯淖城址、水泉子城址、新其日嘎城址、包勒浩晓城址、陶斯图城址、伊连陶劳盖文化遗址、拖雷伊金祭奠遗址、乌仁都西敖包、凤凰山墓葬群、桌子山秦长城),市保单位15处,旗保单位14处,馆藏文物达2100件。2013年8月鄂托克旗成立了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有序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共普查登记了1713件可移动文物。
(五)鄂托克旗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鄂托克旗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主要负责全旗文化经营场所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和全旗“扫黄打非”工作。近年来,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扫黄打非”工作部署,开展全旗文化市场监管工作,共出动人员1700多人次,车辆500多次,检查文化经营场所3800多家。联合公安,消防,工商等扫黄打非成员单位开展检查40多次,出动人员510人次,车辆110多次。三年来对有安全隐患的人员密集场所实行停业整顿共9家,现场整改28家,共收缴销毁盗版光盘23000多张,图书4000多册,电子游戏机19台,电脑主机6台。
(六)鄂托克旗影剧管理中心:鄂托克旗影剧管理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业务知识学习,专业技术培训等工作,在财政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员工自费出外悬系专业技能3次,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共承办大型国外艺术团体演出5场次,国内艺术团体演出100余场次,放映电影及教育片50余场次,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在财政无资金扶持的情况下,承担文化艺术中心整栋大楼物业管理工作,积极协调,统筹管理,做到整栋大楼的正常运转。
(七)鄂托克旗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心:鄂托克旗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心设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转播台、办公室、总编室、蒙语新闻部、汉语新闻部、蒙语专题部、汉语专题部、技术部、微波站、广告部等12个内设机构。广播电台鄂托克调频广播电台由蒙语专题部和汉语专题部人员负责。鄂托克调频广播电台于2012年10月18日开通试播,2013年4月1日正式开播,覆盖全旗范围,频率为乌兰镇93.2兆赫,蒙西镇93.7兆赫,棋盘井94.8兆赫,以自办节目为主,播出形势为日播,每天播出16小时。电视台鄂托克电视台由蒙汉语新闻部、蒙汉语专题部、技术部、总编室人员负责。主要负责《鄂托克新闻》(蒙汉语)和《全景鄂托克》、《鄂托克先锋》、《棋闻棋观》、《画里话外》、《乌仁都西》、《音乐之声》等自办节目的采、录、编、播工作以及鄂托克电视台每天16小时节目的安排、播出工作。广播电视转播台现有工作人员4名,承担着中央、省、市电视节目的无线发射任务,实行2人24小时值班制(三班倒)。办公室现有工作人员6人,主要负责文件的收发办理,日常办公用品的采购,办公设备的使用、维修、管理,会议的准备和会务工作,档案管理,车辆管理,接待等日常工作。总编办总编室现有工作人员5人,主要负责广播电视每天的节目安排,与上级电台电视台的通联工作,整理和保存宣传工作的文字资料和声像资料等工作。蒙语新闻部现有工作人员5人,主要负责《鄂托克新闻》(蒙语)的采、录、编、播工作以及鄂尔多斯电台电视台、内蒙古电台电视台等上级媒体的内外宣传工作。汉语新闻部现有工作人员7人,主要负责《鄂托克新闻》(汉语)的采、录、编、播工作以及鄂尔多斯电台电视台、内蒙古电台电视台等上级媒体的内外宣传工作。蒙语专题部现有工作人员6人,主要负责《乌仁都西》《音乐之声》蒙语栏目的采、录、编、播以及蒙语广播电台节目的采、录、编、播等工作。汉语专题部现有工作人员9人,主要负责《画里话外》、《全景鄂托克》、《桃李芬芳》、《鄂托克先锋》、《棋闻棋观》汉语栏目的采、录、编、播以及汉语广播电台节目的采、录、编、播等工作。技术部现有工作人员4人,主要负责《鄂托克新闻》(汉语)的制作,网络、摄像机、电脑等设备的维护,播音员图像的录制等工作。微波站现有工作人员3人,主要负责全旗广播电视的节目传输、信号覆盖、各台站主要设备的维护、检修、设计安装等工作。广告部主要负责各种广告业务洽谈、广告信息审核制作、广告档案管理工作。棋盘井广播电视站主要承担棋盘井及周边地区新闻宣传以及无线广播、调频广播、有线电视网络的安装、维护等工作,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现有职工25人。
蒙西广播电视站主要承担蒙西及周边地区新闻宣传以及无线广播、调频广播、有线电视网络的安装、维护等工作,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现有职工7人。
(八)鄂托克旗旅游事业发展中心:稳步推进景区建设。布龙湖温泉度假区一期工程已建成,于2014年8月30日正式运营。碧海阳光温泉旅游区二期工程室外温泉区开工建设,部分室外温泉区已投入运营。规划编制顺利进行。旅游总体规划成果已于2014年4月27日通过由旗政府和市旅游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宣传促销力度加大。开通了结合微网页功能的微信平台,将全旗范围内的景区、酒店、旅行社、餐饮、购物等进行整合营销,为所有旅游企业设立独立微信版块,所有微信平台企业同时实现了在线电话预定。行业培训逐步开展。每年5月至7月旅游局联合旗就业局对纳入行业管理的饭店和景区进行服务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各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旅游事业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行业建设成效显著。布龙湖温泉度假区已顺利通过市旅游局、自治区旅游局国家高A级景区(4A级景区)复审;民族饭店已通过市星评委三星级饭店初审;锡林塔拉草原旅游度假区申报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顺富牧家乐申报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均已顺利通过市旅游局和自治区旅游局的复审。安全工作扎实推进。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提高服务意识,截止目前已组织相关检查和工作部署共计12次,目前未发生旅游安全事故。
鄂托克旗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
2015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