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鄂托克旗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苏木乡镇 > 阿尔巴斯苏木

阿尔巴斯苏木人民政府关于呈报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

索 引 号: 000014349/ 分  类: 其他 ; 其它
发布机构:阿尔巴斯苏木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2015年06月19日
名  称: 阿尔巴斯苏木人民政府关于呈报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
文  号: 阿政字〔2015〕57号 主 题 词:

鄂托克旗人民政府:

现将《阿尔巴斯苏木人民政府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随文呈上,请审阅。

 

                          阿尔巴斯苏木人民政府

                              2015年6月19日

 

 

阿尔巴斯苏木人民政府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5年上半年,阿尔巴斯苏木在旗委政府的领导下,在苏木党委的关怀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个主题,突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条主线,做强生态畜牧业、现代草产业和文化旅游业三大产业,以转型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更加注重推进城乡统筹、促进社会和谐,努力打造科学发展、和谐进步的阿尔巴斯。

----农牧业产业稳步推进。一是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切实做好草牧场确权登记工作,科学引导草牧场承包经营权合法流转,保障农牧民合法权益全苏木已完成85%草牧场确权登记工作。二是根据土地特征和水资源条件,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建设,有条件地建设人工草地,目前已审核完成185户,通过种植优质牧草,解决该类地区饲草料问题,同时有效保护草原生态,实现草场可持续利用。三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牧民收入为目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不改变草牧场用途、不破坏原始植被、分散经营的前提下,打造37户现代农牧业养殖大户,实施划区轮牧项目14.6万亩,以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养殖产业基础,积极打造草原特色生态种植业、养殖业和文化旅游业有机结合的循环经济链条,同步安装牲畜全自动饮水机34套、全自动饲喂机16台;配套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取暖设备、喷灌机遥控设备、沼气灶等实用设备促进种养殖规模化发展,实现农牧业产业转型发展。四是继续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和羊绒企业,鼓励牧民加入“绒山羊保种细化协会”,激励牧民在羊绒细度上下功夫,保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优良品种,保障绒山羊养殖户的切身利益,提高牧民的经济收入

     ----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区域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上半年发放各类生态建设补贴1221.2874万元(其中生态移民补贴222.48万元,2015年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含保护区外)998.8074万元)。坚持以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推进生态保护,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划区轮牧政策,严厉打击非法开垦草原行为,支持和鼓励农牧民积极参与生态建设。集中开展了打击违法开垦活动,以季节性休牧工作为基础,全面加强了贮草备料、草原防火工作。将季节性休牧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派出了7个工作组,并实行干部包户蹲点制,组建2个执法小队,安排执法专用车辆2台积极争取项目支持,上半年共发放各类惠农补贴339.96万元(其中农机局购置补贴105.36万元,种植业保险赔款234.6万元)出动40人次,车辆2台,完成了鼠疫的防治。协同草监所、派出所、交警、森林公安等七个部门,成立两个执法小组,制定方案,全面加强非法采集野生蝎子打击力度;同时圆满完成了春季动物免疫工作,免疫密度达100%,实施“柠条战略”,在哈图布隆、阿如布拉格嘎查种植柠条3万亩。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按照自治区“8337 ”发展思路、“十个全覆盖”工程决策部署和全市“六位一体”及“三项建设”总要求,我苏木以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为抓手,以转变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为突破口,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集中精力、有序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危房改造工程,今年我苏木实施贫困农牧民危房改造313户,改造完工66户。安全饮水工程,通过争取项目资金,今年计划实施饮水点工程2处,铺设输水管道38.9公里,打高标准机电井3眼,打补贴机井100眼(补贴标准:5000元/眼)。目前,已打2眼高标准机电井,建成50吨水塔一座,50吨水窖正在建设。街巷硬化工程(含乡风文明行动),街巷硬化:结合我苏木实际情况,2015年争取完成16.5 km街巷硬化工程。目前,框框井街道两侧3公里硬化完成,街道两侧房屋改造完毕,已建设围墙600米,脑高岱街巷硬化、房屋改造正在进行。乌兰乌素嘎查3.5米宽的6条公路已通车,完成了嘎查小广场的硬化、绿化及配套设备建设。乡风文明大行动:成立了7个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组,分别由包片领导带队,每月出动200余人次,对苏木境内的七条主要干线进行整治,对沿线88处破损房屋进行拆除。完成沿线房屋改造132处,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对苏木附近公路两侧义务植树5000余株。完成了各嘎查活动室内党务政务、廉政文化、乡风文明等宣传栏的制作和上墙。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正在和乌仁都西站协调村村通电工程,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争取建成巴音陶勒盖、赛乌素2个输变电站工程,计划新架高压线路200公里,安装30KV以上变压器200台。目前,已完成53台变压器安装。校舍建设工程,阿尔巴斯中心幼儿园正在建设中。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工程,计划在哈图、陶利、阿如布拉格、乌兰乌素嘎查各建一处嘎查卫生室。目前乌兰乌素嘎查卫生室正在进行室内装修。文化室建设工程,计划新建呼和陶乐盖嘎查、阿如布拉格嘎查、乌兰其日嘎嘎查、巴音乌素嘎查文化活动室,目前,阿如布拉格、乌兰其日嘎嘎查文化活动室已建设完毕,巴音乌素嘎查文化活动室正在招投标。农村牧区常驻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工程,正在逐步实施。争取年底全苏木争取覆盖率达到100%。便民连锁超市工程,今年在乌兰乌素嘎查和脑高岱嘎查各建便民连锁超市一处,目前乌兰乌素嘎查便民连锁超市主体完工,脑高岱嘎查正在建设,同时计划配备三台流动便民服务超市车,一辆已投入使用,两辆正在订购。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保障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共报销合作医疗各类补贴104.8万元,186人次受益共收缴养老保险金8.285万元,发放养老金及丧葬费43697.41元。上半年,各类民政补贴共发放226.087万元(其中城镇低保2.796万元、农村低保80.3448万元、优抚对象4170元、三民定补8.094万元、残疾人困难补助资金30.396万元,五保户补贴3726元、孤儿补贴6600元、起义投城人员7215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22.96万元、退役士兵退役补助78.8751万元,雨露计划改革试点学生补助4500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基层文化设施和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上半年,查布和新召2个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共接待群众1500多人(次),受理事项1420多件,办结率100%,受理上级转办信访案件12件,全部形成答复意见,分别上报至旗政府办和旗信访局,案件成功调解14起,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成效明显,未发生越级上访、集体上访事件。认真开展了育龄妇女健康检查。上半年总检查人数1139人次,达育龄妇女85%,出生新生儿数31人,流动人口管理总数2076人。发放计划生育宣传材料1100余份,发放“一杯奶”生育关怀牛奶804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天然气协调对接、禁毒、防范保密、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军民共建、妇女儿童、档案史志、统计调查、人防气象、残疾人等工作均得到长足发展。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28项、市委21条、旗委22条具体规定,解决效率低下、消极腐败、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规范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把党内监督与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阳光操作、取得实效。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全部办结。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三公经费大幅缩减,机关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2015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抓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做强规模养殖业。一是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完成草牧场确权登记工作,在依法、自愿、有偿、基本生活有保障的前提下,科学引导草牧场经营权合法流转,提高草牧场资源综合利用率二是充分利用农牧业现有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核心种群保护规模,加大选种、育种和保种力度,打造顶级“1436”绒山羊培育生产基地,运作好“鄂托克阿尔巴斯山羊肉”农产品地理标志,提高品牌知名度推动农牧业向市场化发展;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发展专业合作社,提升产销衔接水平,绿色高端、以质取胜为目标,促进农牧业向现代化发展;推动牲畜、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养殖能手、家庭牧场有偿转移,以规模对接市场,提升畜牧业生产水平。以提高产业带动能力和促进农牧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有针对性地引进龙头企业,鼓励发展家庭牧场、“庄园式”农牧业等多种经营模式,调整优化种养殖结构,提高机械化水平,引导农牧业向规模化发展。

做好草产业。立足“十年九旱”实情,严格执行“三区”规划和禁休牧、草畜平衡政策,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禁非法开垦草原,进一步提高农牧民保护草原意识,切实加强生态建设,一方面,继续实施“柠条战略”,完成剩余3万亩的种植目标。另一方面,严格按照《鄂托克旗人工草地建设实施细则》的要求,在现有饲草料基地的基础上,有条件、有步骤的推进人工草地建设项目,尽快实现饲草料自给自足。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依据鄂托克旗旅游发展规划和我苏木旅游资源、景点分布情况,以阿尔巴斯天然草原为依托,突出“恐龙足迹文化”、“草原民族文化”、“温泉养生文化”主题,引导农牧民通过与旅游企业合作、自主发展牧家乐、乌兰乌素新牧区“体验式”生态旅游等方式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进一步提高旅游景区的建设档次,提升服务水平,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充分利用各类媒介,全方位加强旅游产业宣传。同时发挥我苏木文化底蕴深厚,蒙元文化保留完整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挖掘草原文化内涵,积极配合旗相关部门采取制作宣传片、微电影等措施开展宣传推介,精心编排一批独具民族地域特色的精品节目,不断提升文化和旅游融合效应。

(二)抓城乡统筹,提高农村牧区发展水平。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提高牧区配套设施标准,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工程:继续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完成年初既定目标。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多方筹措资金重点解决安全饮水问题,以铺设管道和发放打井补贴等方式解决哈图、阿如布拉格、陶利、敖伦其日嘎布隆嘎查查安全饮水问题;继续采取对新钻机井补贴的方式,解决新召地区部分牧户的人畜饮水问题。街巷硬化工程完成脑高岱街巷硬化房屋改造工程村村通电工程:继续加大农网升级改造力度,争取建设巴音陶勒盖、赛乌素2个输变电工程。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力争年底广播电视通讯覆盖率达到90%。校舍建设工程:争取阿尔巴斯中心幼儿园九月份投入使用。嘎查卫生院建设:哈图、陶利、阿如布拉格嘎查卫生院计划近期开工。嘎查村文化活动室工程:巴音乌素嘎查文化活动室正在招投标。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争取年底覆盖率达到100%。便民连锁超市:脑高岱嘎查正在建设。

(三)抓民生改善,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要求,全面推进民生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一是持续改善民计民生。坚持“雪中送炭”,突出弱势群体,认真组织实施市旗各项惠民工程。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积极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等群体的就业和创业扶持工作。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争取阿尔巴斯中心幼儿园投入使用,同时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大力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草原文化。积极落实少数民族惠民工程,规范使用蒙古语言文字。三是切实加强社会治理。推进平安鄂托克建设,继续完善技防体系,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矛盾调处中心等机构作用,抓好源头治理,确保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四)抓职能转变,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始终把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准则、第一追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一是优化政务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为标准,建设服务型政府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和节庆活动,集中精力抓具体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升“窗口服务”效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基层群众、企业业主提供便捷、均等、规范的公共服务。二是厉行勤俭节约,建设节约型政府。认真贯彻国务院“约法三章”有关要求,大力压缩“三公”经费,坚决反对铺张浪费。三是规范权力运行,建设法治型政府。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从严落实风险评估、社会公示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干部工作生活方面的待遇规定。深化政务公开,完善“四权四制”运行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决权。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严厉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五)强化监督,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28项、市委21条、旗委22条具体规定,解决效率低下、消极腐败、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规范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继续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发展实效的第一标准,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坚持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将工作着力点放在研究解决影响苏木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上,放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的紧迫问题上,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坚持在监督之中推动廉政建设,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阳光操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