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单位)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办公室
索 引 号: 000014349IHA001/ | 分 类: 卫生 ; 业务工作 |
发布机构: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2016年10月17日 |
名 称: 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区域卫生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 |
文 号: 鄂政办发〔2016〕102号 | 主 题 词: |
各苏木镇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旗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事业单位:
经旗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鄂托克旗区域卫生规划(201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0月17日
鄂托克旗区域卫生规划(2016—2020年)
2016-2020年,是我旗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战略决策部署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攻坚时期。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政府投入在卫生事业中的主导作用,指导和规范我旗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和促进全旗居民身体健康,结合我旗卫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全旗卫生资源现状
(一)旗情概况
鄂托克是全市地域面积最大、资源种类最全、产业门类最多的旗区。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辖6个苏木镇、2个自治区重点工业园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人口16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以畜牧业为基础、工业占主导的多元产业集中区。2016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8830元和6295元。
(二)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全旗现有160个医疗机构,其中公立医院3个(综合医院2个,蒙医综合医院1个),民营医院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个,乡镇卫生院10个,村卫生室61个,个体诊所7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
(三)床位、人员及设备情况
全旗医疗机构现有床位数761张,每千人口床位数4.8张;到2015年底全旗万元以上设备726台,全旗卫生技术人员总数83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总数375人,注册护士总数276人,每千人有卫生技术人员5.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数2.4人(现在全市平均水平3.7人),执业护士1.7人(现在全市平均水平3.21人)。
(四)卫生服务状况
1.医疗卫生服务。2015年全旗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总诊疗41.4万人次,出院人数9537人.全旗平均住院率6%,公立医院床位使用率51%,民营医院床位使用率75%,基层医疗机构床位使用率9%,年住院率6%,平均住院日8.7天。
2.卫生防病服务。急性传染病发病率下降,基本控制了重点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全旗乙、丙类传染病平均发病率为393.47/10万;结核病涂阳登记率为3.46/10万;达到消除碘缺乏病危害标准;儿童计划免疫“六苗”接种覆盖率以乡为单位稳定在95%以上。依法开展对食品、环境、劳动、学校、放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主要食品抽检合格率为100%,学校卫生监测合格率为90%,生活饮用水监测合格率为90.5%。
3.妇幼卫生保健服务。妇幼保健机构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均低于全国控制指标。2015年全旗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4.4%,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儿童保健管理率为94.4%,住院分娩率为99.9%,婚前健康检查率为95.9%,妇女病检查率为43.49%。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旗已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公共卫生服务”;农村牧区改水受益率83%,农村牧区自来水普及率达83%,基本实现自来水普及目标。农村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2%。
(五)居民健康状况
1.居民主要健康指标:2015年全旗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1.41岁,孕产妇死亡率为0/十万,婴儿死亡率为7.46‰。
2.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2015年,居民传染病发病顺位是手足口病、梅毒、乙肝、肺结核、腮腺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顺位是高血压病、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死因监测顺位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损伤及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精神障碍、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二、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卫生事业发展中长期积存的深层次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仍未消除,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旗、苏木镇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二)卫生投入仍然不足。近年来,尽管我旗卫生经费投入的绝对数呈现增长,但增长的幅度仍低于一般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政府对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仍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
(三)卫生资源总量有待提升,全旗蒙中医药诊疗设备较为缺乏,卫生技术人员与全市配置标准有较大差距。
(四)卫生人才缺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人员总数不足,结构不合理,高学历、高职称人员较少。
三、编制规划指导思想
以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政府领导,坚持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使医疗服务体系结构更加合理、覆盖城乡。建立健全以旗直医疗机构为龙头、苏木镇卫生院和嘎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中蒙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服务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健全各类医院功能和职责;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支持有资质的人员依法开办个体诊所;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和卫生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健全与我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四、编制规划遵循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首位,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与我旗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与群众承受能力相适应,实现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三)坚持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优化资源结构,重点加强旗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和苏木镇、嘎查嘎查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四)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鼓励社会和民间资本对卫生投入,兴办卫生事业,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五)坚持蒙中西医并重,协调发展,扶持和促进蒙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蒙医传承、蒙药开发、蒙医重点专科建设,政府加大对蒙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充分发挥蒙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五、规划目标
持续推进改革,不断创新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力争将旗人民医院和旗第二人民医院建设成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将旗蒙医综合医院建设成为三级蒙医专科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居全市旗区中等以上,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达到全市领先。
(一)医疗机构设置
保持3所公立医院,原则上不再增加;可设置4所民营医院,个体诊所原则上不突破100所,设置蒙中医诊所数量适当放宽。
1.旗人民医院和旗第二人民医院:申报并争取创建二级甲等医院,旗人民医院规划设置病床200张,旗第二人民医院规划设置病床220张,承担全旗危急重症病人的救治、疑难病的诊治及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技术指导,承担全旗传染病人的集中收治,成为全旗医疗、教学、科研中心。
2.旗蒙医综合医院:院规划设置病床160张。加快旗蒙医综合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加强业务队伍建设,突出蒙医特色,逐步把该院建设成为全旗初具规模的蒙医医疗、教学、科研中心。
3.苏木镇中心卫生院:按照一个建制苏木镇要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原则,进行重点建设。确定木凯淖尔卫生院、苏米图卫生院、查布卫生院、新召卫生院、碱柜卫生院5个卫生院为建制一般卫生院。一般卫生院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综合服务,承担辖区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处置任务,负责对嘎查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培训。中心卫生院除具有一般卫生院的功能外,还应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医疗服务和技术指导中心。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棋盘井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乌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鼓励棋盘井镇和乌兰镇地区设置引进民营资本投入的社区服务站。
5.门诊部: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普通专科门诊部,不设床位,向社会提供传染科、结核病科、地方病科和职业病科等专科诊疗服务。允许社会及个人资本开办门诊部。
6.嘎查村卫生室:原则上每个行政嘎查村设置1所嘎查村卫生室,共设置75所卫生室,偏远和人口稀少的嘎查村可设置流动村卫生室。嘎查村卫生室的职能是:承担本辖区疫情报告、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常见病的初级诊治,不得向苏木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模式发展。
7.医务室:由企业(事业)单位设置,非营利性,不设置病床,不向社会服务,只对内部管理对象提供预防保健和一般诊疗服务。
8.诊所:由个人设置,营利性,不设病床,向社会提供一般诊疗服务,全旗总量控制在100所以内。
(二)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设置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全旗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龙头,以卫生院和社区中心为枢纽,以嘎查村卫生室为网底,建成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报网络和监测预警体系。
2.妇幼卫生保健机构:完善以旗妇幼保健院为龙头,以卫生院和社区中心为枢纽,以嘎查村卫生室为基础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加强旗妇幼保健院的基础建设,继续保留妇产科、儿科专科诊疗服务职能,重点加强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加强对苏木苏木镇、嘎查嘎查村卫生机构开展妇幼保健业务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等职能。
3.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加强旗卫生监督所的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功能完备、标准统一规范、系统安全可靠的卫生监督信息化体系。加强其承担的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计划生育、传染病防治和医疗机构监管等职能。加强卫生监督协管员队伍建设。
(三)资源配置
1.人员配置
(1)医疗机构人员配置:医疗机构人员数按国家有关标准对应医疗机构规模、级别配置,旗级医院按床人1:1.4的标准配置,苏木镇卫生院按床位数1:1.4标准配置,嘎查村卫生室按每嘎查村配置1名乡村医生。到2020年,全旗卫生技术类专业人员达到80%以上。嘎查村卫生室所有人员具备中专以上学历,新补充人员具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配置: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达到80%以上,所有人员学历达到大专以上。
(3)妇幼保健机构人员配置:到2020年,卫生技术类专业人员达到80%以上,所有人员学历达到大专以上。
(4)卫生执法监督机构人员配置:到2020年,所有人员学历达到大专以上。
2.设备配置
以保证基本医疗服务需要、符合成本效益、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的原则来配置医疗设备。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合作渠道,淘汰陈旧落后设备,更新先进设备,二级医院淘汰的大型设备调整到卫生院使用。在优先配置常规设备的基础上,根据医疗范围的拓宽,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适应医疗市场需求,适当配置一批高、尖、精医疗设备,重点装备旗级医院,其他各级各类机构按上级要求的标准配置。
(四)规划期内的主要卫生目标
1.居民健康指标
(1)人均预期寿命≥83岁;
(2)婴儿死亡率≤5‰;
(3)孕产妇死亡率≤20/10万。
2.卫生工作任务与指标
(1)医疗工作。2018年前,旗级综合医院要达到功能齐全,技术先进,有解决全旗疑难疾病能力。专科医院及妇幼保健院主要项目领先。基层中心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强,满足辖区内基本医疗需求,并有自己专科强项。一般基层卫生院满足辖区内基本保健需求,重点加强急诊及蒙中医药质量建设。在学科建设方面,根据我旗居民健康需要及主要健康问题,建立重点医学专科。健全完善120急救网络建设,缩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能力达到市内先进水平。到2020年,在全旗建立健全适应社会需要、高质量的医疗保健网络体系。
(2)农村牧区卫生工作。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新型农嘎查村牧区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为主线,健全农村牧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2018年前所有的嘎查村卫生机构实行“五统一”;参加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的农民达98%以上,逐步推行医疗救助制度;以嘎查村卫生室为载体,大力开展农村牧区社区卫生服务,到2020年全旗农村牧区居民均能享受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
(3)卫生防病工作。到2020年,健全卫生防疫网络,改革管理体制,卫生监督、监测全面覆盖,预防医学科学技术得到发展,建立重点专科和重点实验室。在传染病控制、卫生监督监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综合卫生防疫能力及学术水平方面,达到全市先进水平。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90%;公共场所主要卫生指标合格率≥90%;自来水抽检合格率≥95%;学校卫生监测合格率≥95%;儿童“六苗”基础免疫接种率≥95%;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200/10万;高血压管理率≥50%;糖尿病管理率≥40%;精神病管理率≥40%。
(4)妇幼保健工作主要指标达到全市先进水平。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5%;住院分娩率≥99%;住院分娩出生缺陷发病率≤50/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9%;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病率≤1.0%;0~4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90%;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病率≤0.5%;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95%。
(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与其它指标,保持区内同类旗先进水平。健康教育普及率≥98%;成年男性吸烟率力争下降2—5%;医护人员继续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完善的卫生信息网络,健全全旗卫生信息平台。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域卫生规划是未来5年我旗卫生发展的宏伟蓝图,将对我旗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各苏木镇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卫生改革与发展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旗卫计、人事、发改、财政、国土、城建等部门要加强协作与配合,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旗卫计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市卫生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加强对本规划目标任务的组织实施,充分调动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努力推动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加大卫生投入。进一步明确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责任,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建立规范合理的公立医院政府投入机制,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药物零差率补助、人员经费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对口支援、支农等公共服务所需的经费。健全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全额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费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取得,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合理补助。
(三)加强队伍建设。根据卫生事业发展需要,重新核定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建立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优惠政策,鼓励卫生技术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对全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重点奖励。加强现有人员岗位培训,尤其加强蒙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每年选派一定比例的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参加进修学习。加大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积极为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四)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卫生系统的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强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强化医药收费监管,坚决遏制乱加价、乱收费现象;严格整顿医疗市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大力开展“创先争优”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端正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切实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着重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树立让政府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卫生行业新风尚。
(五)加强监督检查。旗卫计局要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明确职责,严明纪律,把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一年度,分解到每个单位。旗政府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适时组织人员对本规划进行中期评估,着力指导规划的实施,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保障本规划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